幸福不是童话

27-11-2023 3 分钟阅读时长
幸福
图源:

Leaderonomics

你如何定义幸福?

「幸福」(或称为快乐,英文:Happiness)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想象。

幸福的概念经由几位哲学家的论述,开始探讨何谓人类的幸福。

苏格拉底认为,人类的本性是渴求幸福,而其方法是求知、修德、行善,然后成为一位幸福之人。

亚里斯多德主张,人生的目的是求善、求福。最高的善是「至善」,真正的幸福,是精神上的幸福。

广义来说,幸福是一种情绪状态和生活体验,通常被描述为内心的满足感、愉悦和心灵的平静。尽管幸福对每个人来说可能意味着不同的事情,但它通常与积极的情绪、满足感和对生活的整体满意度相关联。

幸福与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涉及我们感受到的快乐和满足,还关乎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认知、以及我们所做的选择。

  • 个人对幸福的定义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将幸福看作是与他人建立深刻联系的能力,有些人可能将其视为实现个人目标的成就感,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将其归结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因此,幸福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在于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
  • 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心态会影响我们感受到的幸福程度。积极、乐观的态度能够让我们更容易发现和体验生活中的美好,从而增强幸福感。相反,消极、焦虑的态度可能会削弱我们的幸福感,使我们难以体验到生活中的乐趣和满足感。
  • 个人的选择和行为直接影响幸福感。追求个人热爱的事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追求成长和内在满足等都可以为我们带来幸福感。相反,过度追求物质财富、过度比较和竞争、缺乏目标和意义等行为可能降低我们的幸福感。

因此,幸福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在于我们对幸福的理解、对生活的态度以及我们所做的选择和行为。意识到这些关系有助于我们更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生活,寻求更深层次的满足和幸福感。

推荐:时长八十年的研究: 揭秘幸福的秘真相!

你也「追求幸福」吗?

图源:Pixabay 用户 Anastasiya Kolpakova 

我们的文化编程使我们相信我们必须“追求”幸福。我们生活在一个强调追求幸福的文化环境中。我们被教导认为幸福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终目标,我们应该通过不断追求幸福来获得满足和快乐。然而,这种强调追求幸福的观念可能会适得其反。

虽然从逻辑上来说这听起来合理,但事实证明这种观念反而是适得其反的。过于强调追求幸福可能导致不切实际的期望和不必要的压力,陷入不断追逐幸福的循环,却发现它并不能带来长久的满足感。

追求幸福并不是唯一的途径

我们应审视和反思我们文化对幸福的定义和追求方式,以更全面、平衡的方式来寻求满足和快乐。通过内观、探索个人成长、建立意义和关系、培养内在满足感等方面,找到更可持续和有益的途径来实现幸福。

正如古语所说,幸福就像一只蝴蝶。

如果我们追逐它,它会超出我们的触及范围。但如果我们静静地坐下来,忘记它的存在,它可能会落在我们身边。如果我们放下执念,专注于当下的宁静和自我沉淀,幸福可能会悄然降临在我们身边。

不过分执着于追求幸福

放松自己,接纳并珍惜当前的经历和存在。通过平和的心态和内在的觉察,我们可能更容易获得真正的幸福感。事实是,当我们将注意力放在其他事物上时,如目标、与他人建立深厚的联系、为他人服务,以及为比我们自己更宏大、更有价值的事情做出贡献时,幸福更有可能到来。

将注意力从自身的幸福中解放出来,超越自我,寻求更广阔、更有意义的事物、价值和目标,关注他人的幸福、追求人类进步或追求自身的热爱和理想,我们将在追求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层次的幸福和满足感。

找寻属于自己的幸福

每个人的需求、价值观和偏好各不相同,因此适用于自己的幸福策略也会有所不同。关注个人化的幸福探索,尊重自己的差异性,并尝试不同的方法,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幸福之道。幸福是通过习惯和行动实现的。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尼各马可伦理学》(Nicomachean Ethics)中写道:“一只燕子捎不来春天,一个晴日带不来生机。” 幸福不是童话故事、不是情歌,它是一辈子的功课,它是过程,它是一种状态,它很真实的温暖你每个时刻。

哈佛大学的《哈佛成人发展研究》(Harvard 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一项长期研究表明,你与家人、朋友和伴侣间的亲密程度,是长期健康、幸福的重要指标。有时,幸福就在你身边。

 

我们的网站不含广告,提供最优质的阅读体验。您可通过此方式支持我们。您持续的支持,将助力于我们的内容和所有技术维护周期。

分享

个人

标注: 个人成长

Alt

周妙錥(Meow Ee Chew)曾任Leaderonomics编辑。在大学期间主修英文,擅长中英文翻译。她的编辑内容涵盖领导力、企业、人力资源、科技等领域,同时也撰写自我成长和个人管理相关的文章。闲暇时,她会下厨、看电影,也是艺术节、演唱会的常客。

 

您可能感兴趣

思考,意念,心念,生命

揭秘神经可塑性:为何您只看见红色的物品?

意念:大脑让你看见的,是你想看见的主观表象。通过了解神经可塑性的概念,重复性的构造大脑线路,迈向积极正向的生活。

25-09-2022 2 分钟阅读时长

复利

复利效应-打造成功人生【下】

想有效实现各种人生目标?视频分享了书中的有效策略,这些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改变人生,实现理想的生活。

18-09-2023 17:37 分钟视频时长

成为 Leader's Digest 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