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在11月15日达80亿:马来西亚人需知的5件事

今年的世界人口日落在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我们将迎来地球上第八十亿居民的诞生。这是一个庆祝我们的多元,认同我们共拥的人性,并赞叹在延长了寿命、大大降低了产妇和儿童的死亡率,健康方面的成就的节点。-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1] 。
截至今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80亿。这标志着我们在医疗保健方面取得了重大改进,降低了死亡风险,延长了预期寿命[2]。
然而,这也提醒我们,我们正生活在关键时期,因为地球正在适应人类生命的增加。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和自然损失,从人们吃的食物到为能源而燃烧的化石燃料,正在对地球产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3]。
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11月16日星期三,马来西亚的人口估计为33,347,887(3330万),相当于世界总人口的0.42%。这表明,与2021年的3270万和2010年的2750万相比,有了大幅增长。预计年增长率为1.2%,到2025年,这一人口将进一步增加[4]。
这种人口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在未来导致更大的问题
#1: 更多的人意味着更多的污染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之一,而了解人口增长趋势是理解和应对这一危机的关键部分。
富人远远多于穷人,每增加一个人都会增加碳排放;它也会增加气候变化受害者的数量,因为穷人远远多于富人。- Population Matters
温室气体排放与人口增长密切相关;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其对化石燃料等资源的消耗也在增加,这反过来又导致了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5]。事实上,据估计,人类活动每年向大气层增加约110亿公吨的碳[6]。

根据2020年一项对44个国家的研究评估,由于人口增长而产生的排放,抵消了1990年至2019年期间因能源效率的提高而减少的排放量的三分之二[7] 。
更多的人口并不一定意味着每个人有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例如,美国只占全球人口的4%多一点,但却占世界能源使用量的17%,其人均碳排放量是世界上其中几个最高的[5]。2019年,美国的碳排放量估计为14.7公吨/人,虽远低于过去几年,但要过关仍然是过高的。
这对一直在推进零碳排放计划的马来西亚来说是个问题。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19年,马来西亚的碳排放量已经上升到253,270千吨,而同年该国的人口为32,804,020。然而,它的碳排放量远远低于美国,估计为人均7.9公吨。
对于普通的马来西亚人来说,不断变化的气候将导致更不稳定的天气,这可能导致两件事中的一件。
- 更大的降雨量,特别是在季风季节,这将导致更大和更具破坏性的洪水;
- 或更长、更热的热浪,可能会导致干旱,导致缺水和断水,这对已经几乎每天都在处理缺水问题的吉打人民来说,尤其沉重。
#2: 对空间的需求将破坏我们的森林
随着人口的增加,对食物和生活空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比如我们的森林。全球近三分之二森林覆盖率的损失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马来西亚),在2004-2017年间,我们已经损失了超过4300万公顷,面积大约相当于摩洛哥的面积[8]。
这种增长,再加上人均消费的增加,将需要大量增加粮食和生物燃料的生产。- 威廉·劳伦斯(William F. Laurance)、杰弗里·塞耶(Jeffrey Sayer)和肯尼斯·卡斯曼(Kenneth Cassman),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9] 。
马来西亚已经在努力解决森林砍伐问题,2000-2012年间,该国的森林砍伐率为14.4%,是当时最高的国家之一[10]。

根据马里兰大学(UMD)整理的卫星数据和全球森林观察网站的可视化数据,2002年至2021年期间,大乌鲁木达地区失去了82.8平方公里(32平方英里)的湿润原始森林[11]。
热带生态环境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和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至关重要,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美洲,本已庞大的全球农业足迹正在迅速扩大。它对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将是强烈的,而且越来越普遍。- 威廉·劳伦斯(William F. Laurance)、杰弗里·塞耶(Jeffrey Sayer)和肯尼斯·卡斯曼(Kenneth Cassman),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9] 。
除了生物多样性的流失和对我们的土壤和水循环的不利变化,森林覆盖率的损失也将降低地球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而砍伐或焚烧森林将释放其储存的碳,使气候危机更加严重。根据全球森林观察气候,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热带国家因树木覆盖物损失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年度总排放量估计平均为4.8千兆吨。换句话说,现在热带树木覆盖的损失每年造成的排放量比8500万辆汽车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排放量还要多[12]。
马来西亚以其自然遗产为荣,它是国家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看到我们的森林被拆毁,就是看到我们的部分遗产被破坏。
你能想象光秃秃和热烘烘的金马伦高原吗?不幸的是,这已经在发生了。
#3: 粮食不安全可能成为一个问题
据城市菜园,马来西亚被认为是一个粮食不安全的国家,其依靠粮食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的做法置之于险地,因为来自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邻国的粮食供应链的中断便有可能导致未来的粮食价格高涨。
我们有30%的缺口。因此,例如,当越南政府宣布冻结大米出口时,我们会因为从他们那进口大量大米而受到严重影响。- 巴左艾·峇茁亚(Barjoyai Bardai),经济学家[13] 。
我们不断增加的人口只会给农业部门带来更大的压力。尽管有超过70万公顷的农业用地[13],但我们将大部分土地用于种植棕榈油、橡胶和可可等经济作物,而水果和蔬菜等粮食作物的种植则不那么普遍[14]。
目前,我们每年进口价值超过550亿令吉的食物,而出口额大约为330亿令吉。我们可以减少出口,用出口来替代进口。- 巴左艾·峇茁亚(Barjoyai Bardai),经济学家[13] 。
一个国家养活自己的能力取决于三个因素:可耕地的可用性、可获得的水和人口压力。人口越多,特别是在土地和水量有限的穷国,满足基本需求的资源就越少。如果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发展就会停滞,经济就会开始解体[15]。

食物是我们的基本需求,但对于那些处于底层的40%(B40)的人来说,要负担足够的食物给自己和家人,可能特别昂贵。如果我们国家或其他地方的粮食生产因气候变化而下降,这肯定会使我们因为短缺或价格上涨而更难获得大米和蔬菜等主食。他们最终甚至可能为了生存而食用更多的加工食品。
#4: 我们正在制造更多的垃圾
除了温室气体,另一个将随着人口增长而增加的环境问题是固体废物;在2020年,世界上估计已产生224亿吨固体废物,相当于每人每天0.79公斤的足迹。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预计每年产生的废物将比2020年的水平增加73%,到2050年将达到38.8亿吨[16]。
取决于所占用的面积有多大,垃圾填埋场的预期寿命约为20至25年。但是,由于废物量的增加,这些场地的很大一部分将在两到三年内被填满或无法使用。-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17]

马来西亚人每天产生约38,699吨固体废物,每人至少有1.17公斤[17]。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委托进行的一项2019年研究报告指出,马来西亚每年人均塑料使用量为16.78公斤,远远高于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18]。
这些垃圾的大部分最终都会被填埋,在那里会造成各种环境问题;此外,我们只有这么多的空间来建造更多的垃圾填埋场,导致这些垃圾的焚烧,而这也有其自身的问题[17]。
我们都已非常熟悉乱丢垃圾和不当处理垃圾的问题。对这些垃圾的更多接触将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我们已经在处理被丢弃的塑料容器滋生蚊子的问题[19],而现在我们还得担心食用鱼和海鲜中的微塑料[19],以及吸入塑料和电子垃圾燃烧所产生的有毒烟雾。
塑料对脆弱人群的影响绝不止于低效,有时甚至并不存在的废物管理系统。它首先涉及与石油开采有关的问题,包括有毒的环境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甚至会影响到水分配政策。-蓝色经济中心高级研究员朱利安诺·卡利尔(Juliano Calil)[20] 。
#5:马来西亚有一个老龄化的人口
据估计,到2050年,世界上60岁以上的人口将增加一倍(21亿)。在2020年至2050年之间,80岁或以上的人口数量预计将增加两倍,达到4.26亿[21]。
虽然一个国家的人口分布向老龄化的转变(被称为人口老龄化)开始于高收入国家(例如在日本,30%的人口已经超过60岁),但现在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正在经历的最大变化。到2050年,世界上三分之二的60岁以上人口将生活在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中低收入国家[21]。
统计局2022年的一份报告指出,马来西亚目前正在成为一个老龄化人口。根据该报告,2022年0-14岁(年轻)的人口构成下降到23.2%,而2021年为23.6%。同时,15-64岁(工作年龄)的人口构成从2021年的69.4%增加到2022年的69.5%。
预计到2040年,马来西亚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将从现在的200万增加两倍到600多万;80岁及以上的社会成员将从30万增加到近140万。- 拿督文森特·林(译音,Datuk Vincent Lim),概念、创新和战略(C.I.S.)网络私人有限公司总裁[22] 。

虽然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指标,说明我们的医疗保健已经变得更好,人们的寿命大大延长,但人口老龄化也带来了多种挑战。老年人是否能得到舒适的生活水平?他们的情绪是否足够稳定,能够克服焦虑和被忽视、孤独和孤离的感觉?他们的养老金能否支付不断上涨的食品和其他必需品的费用?
那些没有养老金的人呢?许多人依靠他们的雇员公积金(EPF)储蓄,根据报告,大约50%的缴款人没有足够的储蓄来维持他们的余生[23]。
除了为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提供足够的照顾这一明显的挑战外,还有劳动力萎缩的威胁。
马来西亚的农业部门已经受到劳动力老龄化的影响,2018年约有26%的农业工人年龄在50岁或以上[24]。当大部分年轻人口在其他地方找到更多的绿洲时,就会出现是否让老龄化工人继续工作、资助项目以吸引年轻的潜力或雇用移民工人的问题。
相关文章:
生态焦虑: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心理健康?
时长八十年的研究: 揭秘幸福的秘真相!
我们的网站不含广告,提供最优质的阅读体验。您可通过此方式支持我们。您持续的支持,将助力于我们的内容和所有技术维护周期。
Collaborator Description:
本文首发于Wiki Impact。想阅读更多与环境/影响相关的文章和、或改革者的励志故事、真实生活故事,请浏览Wiki Impact。
社区
标注: 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
- 1. United Nations. (n.d.). World population to reach 8 billion on 15 November 2022. Link.
- 2. Reliefweb. (2022). As the world’s population hits 8 billion people, UN calls for solidarity in advanc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all. Link.
- 3. 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 (2022). How can a world population of 8 billion be more sustainable? Eco-Business. Link.
- 4. S. Murugiah. (2022). Malaysia’s population set to rise to 33.2 million in 2022. The Edge. Link.
- 5. Population Connection. (n.d.).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Popul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Info Brief. Link.
- 6. R. Lindsey and L. Dahlman. (2021). Climate Change: Global Temperature. Climate.gov. Link.
- 7. Population Matters. (n.d.). Climate Change. Link
- 8. WWF. (n.d.). DEFORESTATION: A THREAT TO PEOPLE AND NATURE. Link.
- 9. R.A. Butler. (2014). Population growth and associated food demand to take heavy toll on rainforests. Link.
- 10. W. Lynn. (2021). Biodiversity loss a cause for alarm. Malaysiakini. Link.
- 11. R.T. Ruiqi. (2022). Deforestation intensifies in northern Malaysia’s most important water catchment. Mongabay. Link.
- 12. D. Gibbs, N. Harris & F. Seymour. (2018). By the Numbers: The Value of Tropical Forests in the Climate Change Equation.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Link.
- 13. T. Nair. (2022). A Closer Look: Food Security. Link.
- 14. The Sun Daily. (2022). Food security and unstable agriculture in Malaysia. Link.
- 15. N. Sadik. (n.d.). Population growth and the food crisis. FAO. Link.
- 16. World Bank. (2022). Solid Waste Management. Link.
- 17. The Star. (2021). Tackling the rising amount of trash. Link.
- 18. Malaysia’s Roadmap Towards Zero Use of Single Use Plastics 2018-2030 (2019) Link.
- 19. 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2021). NEGLECTED: Environmental Justice Impacts of Marine Litter and Plastic Pollution. Link.
- 20. O. Rosane. (2021). ‘Plastic Pollution Is a Social Justice Issue,’ New Report Warns. EcoWatch. Link.
- 21.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2022). Ageing and health. Link.
- 22. A. David. (2022). Malaysia’s ageing population: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Link.
- 23. L.L. Thye. (2021). Malaysia’s fast ageing population: Are we ready to handle the consequences? Link.
- 24. M.M. Rais. (2022). Why local youth aren’t interested in agriculture. The Malaysian Insight. Link.
此文章由Leaderonomics编辑团队发布。